汾河清 山西盛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6-1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美丽的山西风光,离不开汾河水的滋育。资料图片

  汾河这条三晋人民的母亲河,从大而清到小而浊,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变化过程。汾河的盛衰,给了我们哪些历史性的警示?

  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那么,汾河就是三晋人民的母亲河。

  山西的地图像一片桑叶。这片桑叶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。你看,东西两边分别是突起的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,中间是贯穿南北的汾河盆地。汾河就像桑叶中间的叶柄,晋水、潇河、文峪河、昌源河、胜水(洪山)、霍泉、古碓泉、浍河等河流与泉水就像桑叶的叶柄,抽取了这个叶柄,这片桑叶就会散落一片,不成形状。或者说,汾河就像大运高速公路、同蒲铁路一样,是山西的大动脉。山西的兴衰起落,与这根大动脉的跃动节奏密切相关。

  汾河发源于晋西北宁武县管涔山,流域包括忻州、太原、晋中、吕梁、临汾、运城6个市41个县,全长700多公里,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/4,流域内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%。这样一条重要的河流,对山西的发展至关重要。

  三晋文明的发祥地

  中国有句古语叫“黄河清,圣人出”,说的是黄河安澜,必有伟人出世;反过来说,是伟人必然治理黄河。笔者把这句话套用在山西,叫做“汾河清,山西盛”。这里谈的是汾河与山西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。唐宋以前汾水大而清,三晋强而盛。

  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,大河流域往往是文明的发祥地。我们常说,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汾河中下游地区则是三晋文明重要的发祥地,大量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一点。石器时代山西最有名的考古发现是距今16万年至20万年的丁村文化。丁村就坐落在襄汾县汾河左岸,从这里发现的大量动物尤其是鱼类化石可以作出判断。那时汾河的水流量要比现在大得多,是一个雨量充沛、温暖湿润的草原森林环境,大致与今天的汉水流域自然环境相似。

  传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,黄帝之后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叫台骀。台骀就是一位疏导汾水,治理水患的英雄,后来人们称他为汾水之神,至今晋祠、汾阳、侯马等地仍有台骀庙,各地也有许多有关台骀的传说。

  之后是三位递相禅让的圣王尧、舜、禹,尧都平阳(临汾),舜都蒲坂(永济),禹都安邑(夏县)。尧、舜、禹三代活动的范围以山西为中心,他们最大的功绩就是对洪水包括对汾水的治理,都与治水有不解之缘,至今历史的遗迹和传说仍然很多。

  公元前21世纪,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社会——夏朝。之后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的奴隶社会,山西是很重要的活动区域。

  春秋战国时期,山西境内的晋国突起。此时诸侯纷争,合纵连横,纷纷扰扰,但也有通过外交手段和婚姻关系的一段“秦晋之好”。公元前647年,晋国发生饥荒,晋惠公向一河之隔的秦国求援,秦穆公发动“泛舟之役”,派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、汾河直抵晋国首都。

  公元前454年,智伯与韩、赵、魏瓜分了范氏、中行氏的全部领地,进而智伯又索地韩、赵、魏。韩、魏惧怕,唯赵襄子不肯割地给智伯,于是,智伯又联合韩、魏攻赵。赵襄子走保晋阳,三家围晋阳,岁余而不下。次年(公元前453年),智氏引汾水晋水灌晋阳(周长5里),城中“悬釜而炊,易子而食” (《史记·赵世家》),赵襄子派人潜出与韩、魏媾和,韩、魏发动政变杀死智氏解晋阳之围,三家三分智氏领地,是为“三家分晋”。

  秦汉时期,首都建在长安(今西安),晋西南地区属于河东郡。当时,三河地区即河东、河南、河内为“天下之中”、“土地小狭,民人众”(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),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。公元前113年,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(今万荣县)祭祀后土,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,即把当地改名为闻喜,沿用至今。时值秋季,秋风送爽,鸿雁南归,汉武帝坐楼船泛舟汾河,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,写下了千古绝调《秋风辞》。

  汉武帝坐的“楼船”,应该至少是两层的大船,从渭河溯汾河而上到汾阴县的后土祠(今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)祭祀,据载一共有8次。“泛楼船”、“扬素波”,说明当年汾水是大而清的。

  隋唐大统一时期,山西一直是全国仅次于长安、洛阳的第三政治军事中心。隋文帝置河北道于晋阳,最高长官尚书令就是后来的隋炀帝。唐开国皇帝李渊起兵并州,太原是唐朝的发祥地,也是唐朝的北都(西都长安、东都洛阳)。隋唐时代,汾河的发源地水量很大,风景秀丽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,隋炀帝杨广北游在汾源天池边修建宏伟华丽的汾阳宫,十一年(615年)第二次再来避暑游猎,随从内史侍郎薛道衡即兴赋诗,有《随驾天池应诏》曰:“曲浦腾烟雾,深浪骇惊蛎(蚝,牡蛎)”,是一派烟雾缭绕、水深浪大的景色。

  唐代汾河水量很大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为解决首都长安粮食转运问题,玄宗接受主管漕运大臣裴耀卿“兼河槽,变陆为水,沿河设仓,水通即运,水细便止”的建议,大批粮食“自太原仓浮于渭,以实关中,谓之北运”。德宗建中四年(783年),河东节度使马燧决汾河水环绕晋阳东城,并在沿岸修建许多池沼,植柳树加固堤防。后来,宋代陈佐尧做并州知州,又在汾河岸边引汾水潴湖泊,沿河环湖种植柳树数万,海棠、梨树布满沿岸,时人叫做“柳溪”。元代有诗“翠岩亭下问棠梨,上客同舟过柳溪”。那时汾河两岸的风景不会比今天差,真是“风景这边独好”。

  唐代“安史之乱”后,唐帝国衰落,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,又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混乱时代。五代三个由沙陀人建立的小朝廷(后唐、后晋、后汉)均以太原府为根据地,进而夺取黄河流域的大部分。晋阳城在这个时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  太行山西浊汾流

  宋王朝在完成统一的事业中,晋阳是最后一个割据势力——北汉的城堡。太祖开宝二年(969年),宋军打败北汉军队,征集附近数县几万壮丁在汾河筑长堤堵水,又决晋水注入汾河灌晋阳城。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皇帝亲率大军进攻北汉,再一次堵塞汾水和晋水灌古晋阳城,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,晋阳城再次被毁坏。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智伯引汾水、晋水灌晋阳城后的再灌晋阳城。从此,旧晋阳城失而新晋阳城出,新晋阳城就是我们现在的太原城迎泽区、杏花岭区一带。

  宋代以后,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南移,山西不再是割据中心,它在全国的地位显然不能与以前同日而语。巧合的是,山西的中心首府旧晋阳城也在宋统一的过程中彻底毁坏。还有一个巧合,之前能够航行楼船和运送粮食船只的汾河水量开始明显减少,每况愈下,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。

  明初是山西历史上土地大开发时期,也是森林遭到最为剧烈破坏的时期。为了抵御北部蒙古族的侵袭,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“九边屯垦”,民屯、军屯、商屯一起上。明朝采取防御战略,不断加固长城,不断修筑城堡。长城是越修越长,城堡是越筑越多,对森林的破坏也就越来越大。汾河发源地管涔山地处边地,正是军事斗争最剧烈的地方。当时,宁武曾作为外三关镇(偏头、宁武、雁门)总兵的所在地,附近设有许多卫所,粗略估计,常年驻军加上家属在5万人以上。5万多军民在此生活、打仗200多年,他们要吃、要住、要烧、要砍,而且有“不法之徒”伐木致富,这是管涔山森林毁坏最严重的时期。大量史料可以说明这一点,“洪武初,元裔盘踞于苛岚山,山木砍伐殆尽,道路四达”。明代有“太行山西浊汾流”的诗句。

  进入民国以后,由于战事不断、政区多变,汾河发源地管涔山森林的乱砍滥伐十分严重。民国初年,仅宁武县就有专门的木场20多家,木场向山主包买森林,木场、山主都能获取巨额利润,估计每年要砍伐上百万株大树。这些木场的木材远销内蒙古、河北及本省各地。

  1934年开始,修筑北同蒲铁路,需要大量枕木,铁路特意绕道宁武境内,对森林大肆砍伐,共取大木40万株;1938年宁武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专门设立木场,工人最多时有几千人,同时铺设从宁武城到芦芽山的铁路,对林区腹地进行大规模砍伐,盗走木材约四五万立方米(按每立方米7棵大树计算,大约31万棵),成片的山林成为秃林。汾河水源已有贫乏之虞。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,汾河的水量在不断地减少,汾河沿线包括各主要支流争水的纠纷事件不断发生。

  一条呼唤拯救的河

  水资源的丰沛与稀少和森林植被密切相关,这是生态学上的一个基本的常识,也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事实。森林植被的减少或破坏,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因素之外,人为的力量也不能小视。上述事实说明,明代以来,山西地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,对森林植被的人为破坏也很严重,其结果之一就是汾河及其支流的水量也在不断减少。

  汾河的水情变化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:唐代以前不仅水量很大,而且清澈,时人有“汾河波亦清”、“汾水碧依依”的诗句。那时,太原以下可以通行运载粮食的大船。宋初水量仍未减少,要不不会有水淹晋阳城的史实。金元时代,汾河水已开始浑浊,并有灾情。明代开始恶化,水土流失严重,已经成为水利不大的害河,水量也明显减少。襄汾以北河段已经“舟辑不敢行”,有诗感叹“楼船萧鼓今何在”。清代灾害更烈,中上游段仅能乘山洪爆发漂流一些椽筏,下游新绛以下只可通木筏,其余皆不通舟楫。

  汾河分为三段,上游自管涔山发源地到太原,自太原北郊上兰村烈石口出山直到灵石口(有谚语为“打开灵石口,空出晋阳湖”)为中游,灵石口以下为下游。2006年对汾河断面监测数据表明,汾河已有66%成为劣5类水质,自太原以下水体完全丧失生态功能。汾河每年流入黄河的水量在3亿吨以上,其化学需氧量浓度超过国家规定3类水质标准的7.3倍,氨氮超标20倍。

  “完整的汾河,应该是一条纵贯山西700公里,贯穿多座大小城市的河流。实际上,这样的汾河已经不存在了。现实的汾河,是一条干涸的、污染的,呈现着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破碎的河流,是一条袒露着伤痕、凝聚着哀怨、布满了忧患的河流,是一条呼唤拯救的河流”。汾河水的问题,已经成为新时期严重影响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。

  人们常常把河水比作人体的血管。如果说,以前的汾河是一条正常流动的河流,那么,今天的汾河就像一个患有“静脉曲张”的人体,两个大水库、一个大水盆就是突出的患处,剩下来的是只见河床不见河水,“只见菩萨不见庙”了。

  汾河这条三晋人民的母亲河,从大而清到小而浊,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变化过程,其中的原因有自然的、社会的,也有政治的、经济的。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它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,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汾河在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,认识水资源对于黄土高原上三晋人民的重要性。“山西之长在于煤,山西之短在于水”,煤与水是山西社会发展的两大巨轮,不能只顾挖煤而忽略治水。只有煤和水两大巨轮取长补短,山西省才能加速发展和协调发展。

  (作者 行龙 系山西大学副校长)